本文转自:人民网-安徽频道在线股票炒股配资
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
乡村盛夏,处处生机。
在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三里镇吕山村,绿水青山美丽如画,一条条乡村旅游线,一个个产业特色村,一处处休闲目的地……广袤田野正唱响着振兴乡村的欢歌。
三里镇旧称“三里店”,因明末清初时期商铺繁华,延绵三华里而得名。近年来,当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,秉承全域旅游发展理念,扎实推进农文旅融合,形成了以旅兴农、以农促旅、文旅结合的新格局。
俯瞰东山林场。南陵县委宣传部供图
枕黄山余脉、环孤峰清溪的吕山村就是其中之一。在吕山,单看一个村民组,似乎平平无奇,但连点串线覆面,就会发现,足不出村,别有洞天。
四周林木环抱,山野鸟语花香,曲径通幽处,凉亭、石墩、古井等乡土符号触手可及,东山村仿佛是凝固了时光的世外桃源。
“东山村是市级美丽乡村,自打建成后,好多‘头回客’都成了‘回头客’,有的甚至直言这里是一个适合放空的地方。”南陵县三里镇副镇长余沛沛说,因为没有过多商业气息,古朴的风貌反倒能唤起乡愁。
这两年,慕名打卡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,他们走进看得见山、望得见水、留得住乡愁的东山村,遇见自己向往的生活,也为世代蜗居深山的村民换个活法。
在东山村,沈沅宝常年取水的源流井。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摄
今年82岁的沈沅宝,在东山村生活了一辈子,见到他时,正在家门口的源流井取水。
“这井水啊,冬暖夏凉,现拎现喝,打小就好这一口。”沈沅宝告诉记者,水好、空气好,现在村庄环境也好,好得没话说。
一口古井,四季甘甜,折射出的是村民的幸福生活。
美丽乡村建成后,柏油路铺到了家门口,休憩廊亭修到了村口,就连过去不曾有的路灯也点亮了村庄。最令沈沅宝感慨的是,原本无人问津的小山村,渐渐热闹了起来。
东山村民组的变化,只是吕山村绽放“美丽经济”的小切片。
结合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,吕山村以“红色土塘 绿色吕山”为定位,探索“文化+生态+休闲”新模式,正加速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。为此,村里还专门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。
东山村鱼鳞坝。南陵县委宣传部供图
吕山村不大,但山、水、林、泉等生态景观俱全,还坐拥1.1万亩林场,森林覆盖率高,是南陵县城区的“后花园”,村民不用出村就能坐享“天然氧吧”。
“不仅资源优渥,物产同样丰富。”余沛沛介绍说,除了吕山云毫高山茶、白岭冲矿泉水,安徽省最大的金矿就坐落在吕山村。
三里镇吕山村东山村民组一隅。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摄
在吕山村,除了绿色的山、金色的矿,红色文旅更是一大亮点。
土塘是新四军军部驻地旧址,1938年5月26日,新四军军部驻防土塘村,直至当年8月2日迁址泾县云岭,留下了军部旧址、议事大厅、叶挺旧居等红色遗迹。
驱车来到土塘,占地900平方米的乡村振兴研学基地,正在加班加点赶进度。“主体工程已经封顶,正在倒排工期,力争9月前与游客见面。”余沛沛说,待项目建成后,将常设展览、纪念活动、红色研学等诸多服务内容,让更多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。
乡村旅游一头连着绿水青山,一头连着金山银山。
眼下在线股票炒股配资,吕山村正铆足了劲发展文旅,假以时日,和东山村民组一样,越来越多的村落走出深闺,不再“孤芳自赏”,而是通过多元化的旅游业态,激活乡村振兴的“一池清水”,让乡村旅游红利竞相释放,也让山更绿、水更清、林更茂、民更富。
盛鹏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